每一个生命来到世间都注定改变世界

每一个年轻人都相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相信自己来到世间要改变世界,充满了雄心壮志。但是到了二十多岁走进社会之后,尤其在中国,这个大环境相对不太健康的中国社会里,走进社会以后,很多人痛苦地发现,那些年轻时有才华、有热情,非常正直耿直的这些年轻人,从二十多岁混到三十多岁一事无成。在中国,这是很常见的现象。

你有能力、有才华、有热情,却一事无成,因为你不会圆滑处事,不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会在领导面前拍马屁,不会在同事面前耍心眼,什么都不会。这样的结果是,你工作能力很强、很正直,到了30岁一事无成。这些人痛苦地发现身边那些臭流氓,年纪轻轻十七八岁就活的特别圆滑世故的那帮小兔崽子,在社会上如鱼得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到领导那副德性,简直没法看,见到同事就又是另外一副嘴脸。处事处的很圆滑,到了30来岁都混的非常好,要钱有钱,要车有车,二奶有六个。

所以这些正直的年轻人到了30岁很彷徨,开始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心想我到底在干嘛呢?于是他为了获得生存上的好处,决定跟着耍流氓。所以这些人呢,不管是什么借口,最终选择了去做恶心的成年人社会中的一个恶心的人,最可气的是他们之后还产生了幻觉,说这就是“成熟”。于是又过来毒害年轻人,跟他们说,你看,我年轻的时候也像你这样,现在我这叫成熟,你这叫幼稚。

这是成熟吗?我不觉得这是成熟,这是不要脸。我现在看到很多我的同龄人变成这样,很多人都是我小时候的好朋友,也曾经充满了理想,充满了美好的这些东西,然后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最后却变成了这种恶心的人。我回家吃饭心情好就敷衍一下,有时候心情不好就忍不住当场戳穿他们。我说:“你看你们这帮兔崽子,年轻时候我们在一块儿聊,都说要改变世界,现在你,你改变个屁了。”然后他们就有点不好意思,说:“哎呀,行了,老罗,咱们那时候不是幼稚吗?谁能改变世界?谁也改变不了世界。”我就跟他们说:“你别客气了,你已经改变这个世界了,因为你变成了一个恶心的人,这个世界多了一个恶心的人,因此它变得恶心了一点点。”

你们听懂了吗?每一个生命来到世间,都注定改变世界,这是你的宿命,你别无选择。你要么把世界变得好一点,要么把世界变得坏一点。有些人不服气,说:“妈的我就不信了,我自杀。”你自杀就把这个世界的自杀率改变了一点点。你如果走进社会,为了生存或是为了什么不要脸的理由,变成了一个恶心的成年人社会中的一员,那你就把这个世界变得恶心了一点点。如果你一生耿直,刚正不阿,没做任何恶心的事情,没有做任何对别人造成伤害的事情,一辈子拼了老命勉强把老婆、孩子、老娘,把身边的这些人照顾好了,没有成名,没有发财,没有成就伟大的事业,一生正直,最后梗着脖子到了七八十岁死掉了,你这一生是不是没有改变世界?

你还是改变世界了,你把这个世界变得美好了一点点。因为你,这个世界又多了一个好人,听懂了吧?每一个生命来到世间,都注定改变世界。所以将来有一天你心里挣扎,不知道要做一个流氓,……还是做一个正直的人。你在这个中间彷徨的时候,希望你记得我今天给你讲的这句话,每一个生命都注定改变这个世界。

还有就是,我们不要奢望一夜之间改变世界,这也是很幼稚的。你要知道我们的先辈,即使采用很激进的方式,比如暴力革命,比如有人和他的朋友们,领着一群人打游击,上了井冈山,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改变旧世界,用了多少呢?22年。……即使采用最激进、最急不可耐、最暴力革命的方式,也需要22年才能建立一个新世界。你采用理性的、温和的、非暴力的方式,怎么能指望一夜改变世界呢?只能慢慢来。要有足够的耐心,一点一滴地改变世界。

如何培养独立思考意识

独立思考意识的形成,有很大的偶然性,这是一个很奇怪也很好玩的事情。我的母亲作为一个思想控制年代里被洗脑的受害者,几乎在任何时候都会坚定地和执政者站在一起,但即使是这样,也会出现意外:九十年代初美帝国主义总拿贸易最惠国待遇跟中国政府说事儿的时候,有一阵子新闻联播天天谴责美帝的同时,还反复播放一小撮在美华人到白宫门口为此抗议的消息,母亲连着看了几天,最后有点迟疑地跟我说,这美国佬怎么会允许一帮外国佬天天到他们政府门口这么闹腾啊?看来这美国的自由不像是骗人的啊?我为了这个奇迹又惊又喜,跳起来说,妈,你终于开窍了?新闻联播就应该是这样看的啊。

在我接触到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启蒙读物之前,单是因为忠于自己的感受,或是基于一些常识,就已经能感觉到这个世界是荒谬和愚蠢的了,比如从初中时开始我就不停地听到这么一个主流的世界观:”你不抽烟?不喝酒?你还是不是男人?”(它的最常见的变体是”烟酒都不沾,那你还算什么爷儿们?”)那时候我总是想,如果能让他们停止说这些蠢话,我愿意成为他们指定的任意性别。到了快成年的时候,我终于学会让这些话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了,但为了不伤害感情,大部分的时候我都会努力控制面部表情”茄子”。到我二十多岁离开家乡为止,传统陋习中的强行劝酒一直都是我跟朋友交往时的一个噩梦,我始终都很讨厌喝酒。那时候我的酒量还不错,这样的好处是被迫应付一些场合的时候不至于扛不住,坏处是在有熟人的场合很难以”我这个人一点儿酒也喝不了”为由躲掉,这和那些喝一点就满脸通红,再喝一点就要胃出血的人的情况刚好相反,但你很难说哪一种特质的结果更糟糕。我的同学里,有些是酒精过敏的体质,在这个对他们来讲很难说是不险恶的环境中生存,都有过那么几次被损友灌酒再被送进医院的悲惨经历,但我三十多岁后回去跟他们吃饭,发现他们终于练出了一点点酒量后,也开始满嘴酒气、满脸通红地逼那些不爱喝酒的人:”不行!小张这杯你必须喝”。浑浑噩噩的人来到世间,总是跳不出这个圈子:先是傻头傻脑地成为受害者,然后再愣头愣脑地成为施害者。

民族问题上的精神折磨是导致我养成思考习惯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我长大的时候,虽然没有像这个世界的很多灾难土地上的人们那样经历民族仇恨,但还是能从很多方面感觉到一定程度的民族隔阂,比如在学校里朝鲜族的小流氓和汉族的小流氓都或多或少倾向于欺负非本民族的同学,两族的口语里都保留了很多对对方带有歧视性的用词,异族情侣交往时通常要承受更多的家庭压力等等。整天看着这些怪现象胡思乱想寻找答案的同时,我还不得不抽空应付那些无聊的长辈提出的无聊问题:”你不认识朝文字?你是个朝鲜族怎么可以不识朝文呢?””这场比赛你希望朝鲜队赢还是中国队赢?””如果以后朝鲜和中国打起来,你会支持哪一方?”现在回头再看这些曾经给我的青春期造成过困扰的问题,我很庆幸它们给了我思想训练的最初动力。其实,对于没有独立判断能力的人来说,情况并不会因为不是发生在异族之间而有任何区别:一个没头脑的中国人,生在大陆,就痛恨国民党,生在台湾,就痛恨共产党,在思想上,他们从来都不是自己,他们永远是别人。

如果生在一个落后国家的偏僻角落里,长大的时候基本上可以肯定没有人能在思想上给你很大的帮助,很多时候,不要说帮助,就连多少能够互相理解和沟通的人都很难遇到。除了性和暴力,我在青春期最主要的烦恼就是几乎找不到能畅快交流的人,总感觉身边的人好像不是笨蛋就是坏蛋(好在我自己在很多方面也非常笨,所以也经常被他们嘲笑,总算大家都能心平气和)。这样想来,辍学后我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读书寻找答案和慰藉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了。由于缺乏明确的计划和指导,我在辍学后读书最集中的那几年,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文学书籍上,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点儿遗憾的。在最初的思想启蒙方面,对我帮助最大的,是大陆零星出版的那些李敖的文集,在九十年代末逐渐看清李敖的真实嘴脸之前,他一直都是我心中最酷的偶像。

胡乱读了几百本书之后,我渐渐意识到我可能不需要学校的所谓”教育”了。幸运的是,稍后我让父母也有了类似的感觉(虽然他们始终都不是很有把握)。在我十八周岁前的那个冬天,我终于彻底离开了学校。按照那时候家乡人的习惯说法,我的这种退学行为是”不读书了”,尽管还在”读书”的同学们读的都是名著节选,我读的都是名著全本。每次我尝试指出日常生活的荒谬本质时,都会被那些习惯了荒谬的笨蛋们说成是”偏激”,后来我就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了,可想而知,他们因此变得更加有信心了,”你看,你多偏激啊”。

那时候我最喜欢的中国小说家是余华和王朔。王朔最红的时候,我误以为我们这一代青年的一些特征,比如满嘴不真诚或不怀好意的真诚、羞于表达内心、假装浑身上下哪儿都不柔软、讽刺挖苦一切据信是庄严或美好的东西并以此为酷等等,都是受了他的影响才形成的,后来看了胡平的”犬儒病”才慢慢想明白,王朔只是满足了那个时代的心理需求,并没有带来或改变什么。在一个犬儒主义观念盛行的时代,以明显的犬儒主义风格满足了大众心理需求的作家王朔,骨子里并不是一个犬儒主义者,他是一个非常善良和真诚的人,这是一个令人备感温暖的荒诞事实。二零零七年,王朔接受访谈时说,”我前些年一直扮演一个北京流氓王朔,其实我不是,我是一个有美德的人,我内心真的很美,我没有害过人,没有对不起人,我没有欺负过比我弱小的人。”我看到报道时非常感动,用混不吝的、玩世不恭的语气调侃了半辈子之后,他终于还是自己说出来了。胡平在”犬儒病”的题记中说,”人心不会熄灭,但它可能蒙上灰烬而不再燃烧。灰烬本来是燃烧的产物,但它反过来又抑制了燃烧。拨开灰烬,你会看到重新燃烧的人心。”

虽然我也不可避免地彷徨和脆弱过,但我不记得我这辈子有过”熄灭”或是”蒙上灰烬”的时候。在我长大后看到很多反映类似”残酷青春”这样的主题的文艺作品之前,我还以为我的青少年时期过得还算顺利。我后来发现我经历过的很多真实事件,比如小时候被几个人渣般的老师轮流摧残,比如在中学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被一群学校附近的流氓无端羞辱和殴打,比如我离开校园之后跟一个女孩子热恋但她一直对我隐瞒着她的妓女身份等等,这些对年轻人来说显然是非常残酷的经历放到这些作品主人公的生命里,都会成为一个足以使他们杀人放火,或是彻底颓掉成为一个虚无主义者的充分条件。这些事情放在真实的生活里,对很多人好像也确实会产生类似的结局。但是在我身上,这些遭遇好像只能让我扎扎实实地难过一段时间就过去了,甚至没有留下什么像样的阴影。作为一个心理素质奇差、随便有点什么事情都会瞬间就紧张出一身冷汗的笨蛋,我又渐渐发现自己其实是一个内心强大、择善固执的人。我不能确定这里面有多大的运气成分,想来一定是有的;我能确定的是,我为了一个我希望坚持的东西做过很多努力和心理调节。我做了教师以后,有些和我一样生长在小地方的学生来信说,他们在身边找不到能沟通交流的朋友,感到很孤独。而且到处都是善意地摧残他们的长辈,整天打击他们拒绝同流合污的信念,搞得他们开始有点怀疑自己的坚持和这种坚持的价值了,问我如何保持饱满的情绪和旺盛的斗志。孤独的问题,我想限于条件,只能用读书的方式来解决。至于肯定自己的坚持和价值,我长大的时候,自我调节的方式和过程大概是这样的:我不断听到那些在人品和能力上都让我由衷鄙视的长辈们对我说,你不要生气,中国的事儿就是这样,你生气也改变不了的,其实你到哪儿都一样,一定要学会适应环境,你不要太较真儿了,差不多就行了,你这样的态度到哪儿都吃不开……这种话听得多了,我就慢慢明白了,哦,原来我是一个正直的,对是非善恶感受强烈的,有理想,有追求,有原则的热血青年。过了些年,这些长辈们再次见到我的时候又惊讶地说,咦?你怎么还是这德行?一点都没变?你这样怎么还没被人搞死?听说你小子混得还挺好?劝你还是小心点吧,你这么臭得瑟没什么好下场……这种话听得多了,我又渐渐明白了:哦,原来我是一个正直的,对是非善恶感受强烈的,有理想,有追求,有原则,有坚持的热血青年,并且还是个聪明的,有勇有谋的热血青年……

我把凯鲁亚克小说里的一句话,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抄录在这里: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当你试图放弃一个你知道是正确的事情的时候,希望你能再看看这句话。

酸菜

首先跟各位普及一下酸菜的做法。


新鲜秋白菜数棵。去其硬结老叶。取留菜芯。其芯帮白叶绿。内叶淡黄。色嫩质脆。

将菜芯置于酸菜缸中。缸约半人高。菜芯紧凑层叠铺放。隔层撒盐。叠至缸口。清水灌满。取一扁厚重石置缸内。压于菜上。

这是准备过程。

然后将此缸置于阴凉处。发酵四周。基本上就成型了。


为什么说基本上成型。

因为腌酸菜跟腌咸菜不同。

此过程中有个非常微妙玄奥的重点词汇。

发酵。


如果发酵适当。

厌氧环境中,白菜中的糖在乳酸杆菌作用下,分解生成乳酸,使蔬菜变酸。部分乳糖不完全反应,生成醇,酸和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酯。酯类有特殊香气,最后形成的菜品酸酯浸淫,因此酸香味醇。


发酵不适当。后果很难估量。

天资太差的人就不要腌酸菜了。


以前光见过我奶腌的酸菜。

该老太太在腌酸菜方面别有天份。

盐量温度的控制看似随意。

实则乃是高手无招。

所得酸菜嫩黄盈润。

闻之有股淡然酸香。


本来吃了好多年。

而且也没个对比。

一直以为普天之下。

酸菜大同。

我奶腌的这个也没啥特别。


结果看了我妈腌的酸菜。

再回顾我奶的作品。

顿时惊为天菜。


去年入冬某天。

我妈突然觉醒。

决定以后在腌酸菜方面要自食其力。

随后便开始了盲目探索。


近日。

我妈的2011-2012年度腌酸菜练习拉开了第三次发缸的序幕。

为什么是第三次发缸呢。

因为前两次都失败了。

二百斤大白菜。

一棵没吃着。

全折缸里了。

轻则不酸。

重则腐烂。


经历了两次的失败。

她对本缸酸菜格外有信心。

理由是事不过三。


昨天中午正在午睡的我。

生平第一次被熏醒了。

起来寻着味儿去厨房。

一进厨房。

迎面一股浓烈的难以形容的重度发酵的神秘气息顿时将我击得倒退三步。  


我妈正带着胶皮手套捞缸。

我忍住生理不适感,问:干什么呢。


我妈:捞酸菜。

我:你这酸菜多长时间没洗脚了。

我妈:少放屁。

我:seriously。你这酸菜什么味儿。

我妈腆着脸说:酸菜味儿。

我:我奶腌的酸菜不是这个味儿。

我妈:煮熟了就一个味儿了。


说完掏出一棵掼在菜板上。

我一看。

不知道为什么。

我释然了。


只见此物苟伏菜板之上。

惯力之下,微微颤动。

烂黄糜腻。身上两个指洞。

捅破之处流出乳白带黄丝儿的脓状流质。


跟我闻到的气味非常般配。

将那种无法言喻的气味具化了。


建议南派三叔以后描写古墓奇异生物的时候。

如果下笔词穷。

可以上我妈这儿捞两棵酸菜找灵感。


我当时面对这货。

感想万千。

作为一个涉世不深的青年妇女。

突然对三个形容词有了彻悟般的理解。


瘙痒。异味。白带增多。



我:妈。虽然你不想面对。但是你这次确实又失败了。

我妈:失败啥。酸没酸吧?

我:酸了。

我妈:烂没烂吧?

我:快了。

我妈:少放屁。有能耐别吃。

我:多大的能耐也不敢吃啊。


从上两篇文章中。

大家也多少能看出来。

此人是多么的盲目乐观。

孤行自主。

她觉得好。

咋都好。

你说啥都打击不了。


我垂死挣扎说:妈。咱们客观点。你记得我奶腌的酸菜吗?不光是酸的。还是香的。你这个怎么能算香?

我妈:我这是异香。

我无话可驳。自我镇定了一下。征求道:妈。开会儿窗户行吗?

我妈(不耐烦地):大冬天的开什么开啊开。谁知道你那鼻子咋就那么娇!我怎么就闻不出来有臭味儿!不信你过来仔细闻闻,挺有酸菜味儿的。


仔细闻?

妈。

我还年轻。


我绝望地放弃了规劝她的想法。  

默默地打开了抽油烟机。

去卫生间打开了排气扇。


我妈:穷得瑟。狗鼻子。净逼事儿。一个酸菜它能臭到哪去?


我蒙头坐在客厅。

心灰意懒。

只盼老天开眼收伏此人。


正当我祈祷之际。

我爸下班归来。

一开门。

愣了一秒。

皱眉一嗅,

破口大骂:


谁拉的!!!!

Brother louie(经典的舞曲)

这是80年代的经典舞曲,Modern Talking的brother louie。

这首歌实在是太有名了,以至于被50多种语言翻唱,

原唱Modern Talking 是两人的德国dance-pop二人组合,在80年代中后期红遍世界

后来乐队解散,90年代后期重新组合,出了新的专辑,可惜已经远没有当年的悦耳了。

下面是歌词

Deep love is a burning fire stay,
cause then the flames grow higher Babe,
don ‘t let him steal your heart
It’s easy,easy
Girl,this game can’t last forever
Why, we cannot live together?
Try, don’t let him take your love from me
You’re no good, can’t you see
Brother louie, Louie, Louie
I’m in love – set you free
Oh, she’s only looking to me
Only love breaks her heart
Brother Louie, Louie, Louie
Only love’s paradise
Oh, she’s only looking to me
Brother Louie, Louie, Louie
Oh, she’s only looking to me
Oh, let it Louie
She is undercover
Brother Louie, Louie, Louie
Oh, doint what he’s doing
So, leave it Louie
‘Cause I’m her lover
Stay,’cause this boy wants to gamble
Stay, love is more than he can handle
Girl, oh, come on, stay by me forever, ever
Why does he go on pretending
That his love is never ending
Babe, don’t let him steal your love from me

下载地址:http://www.crossbayblvd.com/files/The_Stories_-_Brother_Louie.mp3

MV中的背景为《美国往事》,也是很经典的讲人生的电影。属于黑帮史诗型的~~